禅宗祖庭-金沙1005

四圣谛(二)集谛

发布日期:2011-10-06

字体大小:

【集谛】──
  “集”有招集、集聚之义。集是苦的因,能招感、集起生死苦果,如贪、瞋、痴等烦恼,能集起三界六趣之苦报,故名“集谛”。
  今生的苦报,是由于过去所种的集因,集合过去的善业、恶业,而有今生的善报、恶报。若想远离三苦、八苦等种种苦报,就要了解苦从何来?苦从“集”而来,集就是苦的因,所以必须从因上努力去断集,才能脱离种种苦果。
   自心所生的贪、瞋、痴、慢、疑、邪见等诸烦恼,能驱使众生造作种种恶业,招集无量的苦果。众生烦恼众多,在此仅列举“十使”--“五利使”、“五钝使”为例,来说明集谛。 有所成就。


【五利使】
  “使”,有驱役之义,能驱使众生流转三界。“五利使”乃不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理,思想知见错误所产生的烦恼。此五种错误的见解为:
一、身见:于四大五蕴假合之身,执着为实我,于自身产生种种妄想执着。
二、边见:“边”即是落入两边,如“断见”、“常见”。“断见”即认为人死如灯灭,执着死后一切断绝。“常见”为执着死后仍常住不变,如认为人死之后,依旧投胎为人,狗死依旧为狗等错误见解。
三、邪见:拨无因果,否定因缘果报之理,认为世间实无四谛、因果之理,造恶不受恶报,为善不得善报等错误知见。
四、见取见:以错误知见判断事物,却认为自己之谬解最为优越。
五、戒禁取见:以各种非道、不如法之戒禁,为生天之因或涅槃之道,非因计因,非道计道。例如:见牛、鸡等升天,以为持牛戒或鸡戒等,为生天之因,即为非因计因之戒禁取见;又如修断食等种种苦行,以为涅槃之道,即为非道计道之戒禁取见。
  上述五项见惑,乃知见错误所生,因为来得快、断得也快,故称为“利使”。

  
【五钝使】──除瞋恚心
  “五钝使”,即贪、瞋、痴、慢、疑等五种烦恼;由于生生世世长久薰染,以致成为习气,故须下一番功夫,才能转化、去除。此五种烦恼,因来得慢、去除亦慢,故称为“钝使”。“五钝使”为:
一、贪:指众生对于色、声、香、味、触五尘,或财、色、名、食、睡等五欲境界,产生执着贪爱的妄想心。
二、瞋:对于违背自己所贪爱执着的境界,产生恼怒、厌恶等心念。
三、痴:心念混混沌沌、无有智慧,例如:不明白三世因果、不知道人人本具佛性、不了解一切法皆是因缘和合所生。佛法之智慧,并非一般世间所指之聪明才智,而是要明白因果、心性、缘起等佛法真理,若不明了,则属愚痴无智。
四、慢:指目空一切,眼中无人,贡高我慢,骄傲自满,自以为是,轻慢别人等心态。
五、疑:对于一切人、一切事都不信任,心怀疑虑,妄生猜忌,是非纷起,因此生诸烦恼,造作恶业。例如怀疑众生本具佛性,或怀疑佛法的道理,无法信受奉行等等。


【结论】
  佛经云:“有此则有彼,无此则无彼;此生则彼生,此灭则彼灭。”由于有集的因,而招感生死轮回等种种苦果。若欲免离烦恼、生死,除了不造恶因之外,更应发广大愿心,勤修六度万行等自利利他之行,经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如此精进,定能圆成佛道,普化有情!


【习 题】
        一、 简释“集谛”之意义?
        二、 何谓五利使?并分别举例说明。
        三、 何谓五钝使?并分别举例说明。 
        四、 “钝使”与“利使”有何差别?
        五、 世间所讲的愚痴与佛法认为的愚痴,有何差别?
        六、 如何做到“知苦断集”?

热点资讯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