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1-08-05
明海大和尚
净慧老和尚提出的生活禅四个要点——发菩提心、树般若见、修息道观、入生活禅,前面我们讲了前三点,今天讲第四点——入生活禅。
老和尚有很多关于修证生活禅的开示,在学习这些开示时,首先一点,我们不能片面或狭隘地认为,禅的修行就是打坐。其实,打坐只是禅修中的一种方式。
禅宗所说的禅修,天台宗称为止观。止、观,是禅修的两个基本要点。在天台智者大师的止观实践体系中,三昧分为四种:
第一种叫常坐三昧,就是远离喧闹,端身正坐,不行、不住,也不躺下。
第二种叫常行三昧。大家可能听说过般舟三昧,那就是常行三昧。修般舟三昧就是在一个静室里面,不坐,不倚靠,多困也不躺下,顶多是站住,白天黑夜不断地经行,坚持三个月的时间。有些修行人九十天坚持下来了,就像换了一个人。
第三种,半行半坐三昧,其实我们禅堂有点这个意思,就是有行也有坐。
最后,非行非坐三昧,虽然叫非行非坐,但它通于行、住、坐、卧及一切事,就是在一切时,于一切事上念起即觉,意起即修三昧。四种三昧的具体修法,大家可以参考《摩诃止观》,这里只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所以,从智者大师的分类来看,禅修就不局限于打坐了。他的止观概念,有小止观,也有摩诃止观。前面我们讲的息道观,属于小止观范畴,在摩诃止观这个范畴内,生活里的举手投足、为人处事全都是禅修,全都可以成为止观法门。所以我们也要在这个范畴内,理解生活禅的修行——它不局限于某一种威仪或状态,它通于一切时、一切事。
有了这个了解以后,我们再来学习老和尚关于生活禅修证很重要的六句话:“在尽责中求满足,在义务中求心安,在奉献中求幸福,在无我中求进取,在生活中透禅机,在保任中证解脱。”这六句话非常契合现代人,它涵盖了现代人做人做事的方方面面,也讲到了禅修中属于内在修证的核心元素。
前两句话,“在尽责中求满足,在义务中求心安”。这两句话字面上看起来很简单,但内涵非常深奥。什么叫责任和义务?每个人都有很多角色,每个角色背后都有责任和义务。
以在家人来说,你在单位可能是一个处长,回到家在子女跟前是父亲,在父母跟前是儿子,在妻子面前是丈夫。再往大一点说,你是国家的一位公民,也是整个世界的一份子。这多种的角色就意味着多种责任和义务。
无论对自己的工作、本分,还是产生联系的其他众生,你只有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尽到这些责任和义务,内心才会有踏实感和充实感,对自己产生一种肯定,获得满足。反过来,如果某些角色所对应的责任和义务没有尽到,你内心就会有亏欠感。
“在尽责中求满足,在义务中求心安”,儒家最核心的修行都在这里。从儒家的角度来说,一个人的价值,在人伦关系中。只有尽到了这些关系中的责任和义务,我们才能充实和确认自己的价值,感到满足、心安。
我们每一个人内心都有良知良能,它对自己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是明白的、清醒的。什么叫良知?良知就是自己知道自己——不仅知道自己的角色、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而且知道自己有没有做到。如果没有做到,心里就会不安。
当然我们看到有的人没有尽到责任,但是他表现得好像还很安定,若无其事。这在我们的文化传统里也有说法,叫昧了良心。他的良心被遮蔽,没有光了,所以他没有觉得内心不安。
另外有些人的表现,恰恰是他本能地觉察到了自己没有尽到责任,然后通过外在的感官刺激或其他追求,努力地使自己不要面对那个有亏欠的自我。这是一种逃避的反应。
尽到了责任和义务的人,他的内心就安了。这个心安,是人生的第一大财富。慧可大师在达摩祖师跟前就是求心安。当然慧可大师讲的这个心安更深,他不单单是做人的责任和义务层面了,而是面对宇宙人生一切万法的无常生灭变化,这个心如何做到如如不动。不过,这个心安也离不开刚才讲的“在义务中求心安”。
我们出家人也有自己的角色和身份,角色背后也有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我们有没有尽到?这个责任和义务其实也是多重的:首先,作为一个出家人,有出家人本身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可能你属于某一个法脉传承,那么你对那个法脉传承有责任和义务;你是某一个寺院的常住,那么你对那个寺院有责任和义务;你在寺院担任某个职务,那么你对那个职务也有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如果你没有担当起那个责任,履行那个义务,就叫名不副实、尸位素餐。占着那个位置不做事,白吃饭的意思。这都属于亏欠,而且自己内心会累积差评。这个差评不是别人给的,而是我们自己的判断。这个判断就是良知,人人本具的。长此以往,我们的自信心,就会慢慢地流失掉。
老和尚的开示,帮助我们正面地去看待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因为面对责任和义务,有些人常见的反应是逃避;还有一种反应是把某种角色当成自我,当成一种永久的我。比如有的人退休以后,内心还是原来上班时当领导的自己,那个时候可能他很重要,退休以后,那个“我”没有得到照顾,他就会失落、空虚,甚至导致身心的混乱。这是两种极端,第一种极端是逃避;第二种是把假的当真的,把自我投射到某个角色上。
老和尚的“在义务中求心安”,就没有任何投射的意思,为什么呢?你的某个角色做得如何,别人怎么评价,别人认可不认可,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如果自己能够心安,这就是满分。修行人就应该是这个态度,做到心安就好了,这就是认真而不当真。每一件事,认真把它做好,但是不当真。因为认真做了,尽力了,心就安了。
这句话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修行上的矛盾,特别是在家人。有人说,我要打坐,但是每天都有很多家务,怎么办?你要知道做家务是你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修行。有人说,我要带小孩,但我还要念佛。你带小孩是责任和义务,也是念佛的一部分。你把工作和本分做好,尽职尽责,这本身就是修行的一部分。怎样成为修行的一部分呢?就落到那两个字上——心安。达到了心安,这就是禅。
希望大家好好用功,好好体会。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