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2-01-18
◎释延保
释延保法师与释永信大和尚
少林寺是中国佛教禅宗祖庭,历史上一直是皇家寺院,不管是佛教文化传播,还是国家建设辅佐,皆贡献凸显,成为中国佛教史上一颗独耀世眼的存在。15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少林寺形成禅、武、医、艺、棋多元化发展的文化格局,其中,少林僧人禅武共修法门成为全国寺院独有的证果门径。这一文化现象也成为诸多高僧大德、武术大师和专家学者孜求论证,以飨世人参禅习武之道。唐﹒王勃《上皇甫常伯启》云:“君侯饰扬刍议,提奖芜词。”今末学不揣浅陋,假以刍议视角探寻少林功夫的禅武境界,试为这一文化建设做出自己的努力,不违少林,不悖宗门,不辱师命,践行实修。
一、少林功夫的禅武缘起
寺因武显,武以寺名,少林功夫的禅武合一缘起于这一特殊文化结构。禅无处不在,武用则现形;禅化于无形,武隐于胸略;禅上达下度,武可幻可用。禅以宣武,武以振禅,禅武共济,方成大器。据史可查,少林寺首任寺主跋陀祖师是不会武术的,有关他的记载中也没有关于他习武的记述。《魏书释老志》中云:“……又有西域沙门名跋陀,有道业,深为高祖所敬信,诏于少室山阴,立少林寺而居之,公给衣供。”《续高僧传》记述当时中国正值北魏孝文帝时期,孝文帝对其极为崇信,打算留在都城为其开辟住地,然跋陀不愿在城内,愿到深山幽谷中去修行,于是孝文帝便在洛阳城南不远处的少室山为其开辟住地,因缘和合取名“少林寺”。《少林寺武术百科全书·僧稠传》中,记载有僧稠刚入少林时和方丈跋陀的一段对话,跋陀嘱附道:“从今日起你就是和尚了,我知道你有很高的武功,但沙门是天下净土,诵经修行之地,既为僧,应重道,精禅学,通佛法,成正果,渡众生,不可动拳戈而失净土尊严……白天你可念佛诵经,帮我译注经典,夜间人静你可在自己禅房默练武功,为用于万不得已之时。”由此可见,虽然佛门净地不允许寺僧习武,但是为了寺院安全和护持佛法永驻,跋陀也默许僧人间接地习武。就这样,少林寺僧人一边修禅译经诵经,一边习武强身自卫,佛教的禅和传统的武就由此照面,禅武共存一寺。
释延保法师
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第一次为世人所熟知是在隋末时期。据史料记载,公元619年,盘踞洛阳的军阀王世充废掉自立为帝的隋越王杨侗,自称“大郑黄帝”,建元“开明”。之后,王世充命其侄子王仁则率军驻守洛阳西南的柏谷屯一带(今偃师市),并改名为“辕州”。王仁则到任后,四处抢掠军粮,无恶不作,并且强行霸占了隋文帝赐给少林寺的一百顷土地,少林寺僧失去了斋粮的来源,度日更加困难。武德四年(621),李世民率领唐军大举包围洛阳城,并派部将攻打柏谷屯,但王仁则守卫的柏谷屯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唐军久攻不下。在此危难时刻,少林寺僧以寺主志操为首的十三位武僧深夜潜入柏谷屯王仁则驻地,打开城门放入唐军,武僧昙宗还亲手擒拿了王仁则交予唐军,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事后唐王李世民封爵赐田,并准予少林寺常备僧兵。从那时起,少林寺便拥有了第一支真正的僧兵队伍,而僧兵制度也得以确立。
释延保法师(左)与释延勇法师
清人曹焕斗所著《拳经》一书中说:“拳法之由来,本于少林寺,自宋太祖学于其中,而名遂传天下,其后温家有七十二行拳,三十六合锁……皆海内外传也。”《宋史》中也有过和尚从军的记述。如《宋史.范致虚传》中就说,有僧赵宗印从军,以僧为一军,称“尊胜队”。宋徽宗政和四年(1114),金兀术以粘罕为前锋,举兵侵犯中原,知府下令到少林寺派僧兵参战,少林寺僧惠威、惠林带少林僧兵五百,赴黄河两岸截击金兵。元代对少林僧兵的记述也不多。明代是少林功夫发展的顶峰,不仅武技超前,而且僧兵制度全面确立。一是建立僧兵的组织。在明代,僧兵并非零星补充部队,而是成建制和相对独立参加抗倭战事。如《倭变事略》中有僧兵云:“吾辈不受中丞约束。”顾炎武《日知录》亦云,抗倭僧兵是“自为队伍”。《云间杂志》则云,僧兵“其首号月空,次号自然”,月空为领兵僧。二是僧兵纪律严明,组织严密,训练有素,精通阵法。如《倭变事略》载,僧兵破敌的“蝴蝶阵”。《僧兵首捷记》中说“僧兵骁勇,不以首级论功”,说明僧兵杀倭寇是为了保卫国家,而不是为了奖赏。三是僧兵武器装备相对统一,以铁棍为主,如《上海掌故丛书·吴淞甲乙倭变志》称:僧兵作战“俱持铁棍,长七尺,重三十斤,运转便捷,如竹杖”。《倭变事略》云:“僧以铁棍击杀之。”四是寓兵于僧。“时危卿做将,事定复为僧”,僧兵由国家供养。少林寺现存“豁免粮差”碑四道。五是立功僧兵获得皇帝封赏。这些制度保障了僧兵的战斗力,也为少林功夫的传播、吸纳、创新、弘扬提供了动力。
少林寺内《登封县帖》石刻上记载:“先年,上司调遣寺僧随征刘贼、王堂、师尚诏、倭寇等,阵亡数僧,屡有征调死功,情实可哀……”《明史兵志》云:“僧兵有少林、伏牛、五台。倭乱,少林僧应募者四十余人,战亦多胜。”胡宗宪主编的《筹海图编》载:“同知任环召少林寺僧兵击倭寇,朱发靛面,倭人望而败走。”少林寺僧参与国家征召平叛抗倭,不仅使少林的社会地位得到极大的提高,而且寺僧在征战过程中还可以检验少林功夫的威力。然而到了清朝时期,朝廷腐朽,清廷担心少林寺僧兵叛逆,多次降旨禁武,迫使僧兵自散,大部分武僧出山周游四方,少数在少林寺的僧人也转入深夜偷练武功。后历经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因缘洗礼,少林功夫得以逐步解缚,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前期少林功夫因《少林寺》电影的社会效应才大放异彩。
释延保法师年少时练功照
二、少林功夫的禅武形式
少林功夫与其它武术拳派(种)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少林功夫所处的环境——佛教寺院。在少林功夫还没有形成之时,少林寺已经是北方重要的佛教圣地,后来大乘佛教传到中原,少林寺又成为重要的译经场所和北宗中心。唐末宋初,禅宗兴起,金元时期,禅宗一支曹洞宗入主少林,至此,禅宗法脉又回归少林。明朝时期,少林功夫迎来大发展,“禅武合一”的思想开始出现,之后一直成为少林寺僧人习武修行的指导思想并迅速融入僧人的日常生活中。对于武僧来说,需要的是助力武功升华的法门,对于佛教徒来说,重视的是如何实现解脱,而少林寺的僧人得天独厚地具足这个因缘,正是因为彼此互有所求,相应而照,禅和武才通过对彼此的吸纳来实现禅武双修,进而加速禅武的融合贯通,不断衍生出蔚为壮观的禅武文化体系。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法师在《我心中的少林》一书中表述,“修习少林功夫,依我看来,一般要经历九个阶段:(1)结缘:首先是某因缘。看小说、影视、来过少林寺,或因具体的有关人事知道了少林寺,认识了少林寺武术。(2)仰慕:被少林武术所包涵的精神、品质和气氛所感动,于是产生仰慕向往之心。(3)抱负:有了仰慕向往之心,于是就会在内心里开始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计划,立志要学习少林武术,为少林武术献身。有了具体目标以后,便形成了人生的抱负。……(9)见性:通过习武,彻底明白了佛教智慧里的真谛,体悟到了人生宇宙的真实本性。”禅宗的基本教义是般若性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追求现世解脱成佛。当少林寺僧人将这种般若性空精神贯彻到少林功夫演练过程中,少林功夫便获得一种难以企及的高境界,而形成少林功夫特有的有益于提升人类精神境界的神韵。
现实生活中,不少练武的人不懂禅,懂禅的人不练武,两者是分开的,少林寺的武僧必须坚持禅武双修,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修心的禅武形式。少林寺僧人在日常习武过程中,经常不停反复的习练武术的套路和动作,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在这个过程中既增长武功又修养身心,逐渐觉悟到少林功夫的真谛。少林功夫的“禅武合一”、“禅武归一”、“以武来悟禅,以武来参禅”,这些都是少林功夫区别于其他武术文化形态的独特之处。以禅导拳,以禅导武,其目的在于通过禅宗来修养武僧们的心意,让他们习武而不好武,不争强好胜。习武的目的和参禅一样,是为超越和完善自我,在习武中参禅,在参禅中觉悟,以达到“无胜败心”的空明境界。禅宗讲求不外求佛、自证我心,在禅宗与少林功夫的相互糅合的过程中,禅宗的思想越来越多的融入到少林武僧的日常习武之中,清净、静心就是修行的目的,修心觉悟是习武参禅的终极目标。从某种方面说,习武是参禅顿悟的一种方式途径,修禅、参禅才是习武的灵魂。对少林僧人来说,佛陀的境界就是自心澄明的境界,而参禅习武的过程就是自心澄明的路径,在这个过程中消解戒规、理论的束缚,剔除道德的桎梏,从而到达禅宗那种淡泊、无争和常乐我净的超然境地。二是修身的禅武形式。少林功夫一开始目的主要是少林寺的僧人们为保护寺院、抵御袭击以及增强体质、锻炼身体而开始成形的,这些最原始的目的是违背了禅宗参禅顿悟的价值追求的。但是在少林功夫与禅宗的不断融合过程中,逐渐的开始协调化了,这两个现象的有机结合,就是修生、养生。少林僧人的打坐参禅,其目的在于,见性成佛、转识成智、明心见性。打坐主要是为了去除杂念、万念归一,从而达到健身、健心和延年益寿的目的。但是,修禅的僧人们太久时间的打坐,对身体有极大的负面影响,太久的时间保持不动,容易导致机体的衰退,损害身体健康。所以,在打坐之外需要有一定的肢体运动,从而改善身体的血液循环。恢复和提高身体的抗免疫力,同时,习武的武僧,在习武之外也需要参禅打坐来静心、养心,从而恢复身体疲劳,缓解压力,以致渐修顿悟、转识成智。因此只有在少林寺这个环境下,在少林寺这个佛教圣地和禅宗祖庭中,参禅打坐和习武修行这两个相背离的文化现象才能并行不悖、和谐交融,并以其强大旺盛的生命力、独特的包容性和稳定延续性得以发展至今。少林功夫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发展壮大,广泛吸取禅宗的修身养性的思想精髓,禅宗文化与少林功夫的融合,使少林功夫成为区别与其它武术文化形态的特殊武术系统。并且,少林功夫的发扬光大对弘扬禅宗文化教义也起到极大的积极意义,我们可以这样说,生命在于运动,生命在于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是动与静的结合,是意与气的结合。与禅宗紧相融合的少林功夫,是肌体劳与逸的有机结合,武术的极动和禅宗参禅打坐的极静,充分调动了肌体的调节能力和免疫能力。所以说少林功夫在养生修生方面实现了“禅武合一”的完美结合。三是练功的禅武形式。我们都知道“禅武合一”是少林功夫不同于其它武术文化形态的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对于少林功夫而言,习武就是修行,习练武术之道就是佛道,禅宗修行的原则贯穿与少林武僧习练功夫的始终。禅宗的思想实际上指导了少林功夫的习练,甚至可以说,它就是少林功夫就是修身养性的禅修。禅宗是隶属于佛教的,禅宗在汉传佛教中占了极为重要的地位,“不立文字”、“见性成佛”是禅宗的根本宗旨。修禅主要是打坐、参禅、观禅的静修。少林功夫与禅宗文化源远流长,少林僧人深受禅宗的熏染,他们在习武过程中,不再把武术认为是肢体的简单运动,不单纯是拳脚功夫的增长。他们在习练少林功夫时是带着禅修之心的习武,如果是纯粹练武而不修禅,这样的练武不称之为练武。此外,少林武僧不单单只是练功,他们也要打坐参禅,诵念佛经,参禅是一个转识成智逐渐顿悟的过程。武僧们把习武作为是参禅的目的,参禅贯穿于习武过程之中,以武入禅,以禅运武,他们实际是以习武的形式来修禅的,在习武中来顿悟修行。此外,还有更深层次的修禅,在这个层次的参禅顿悟中,武僧们把习武当成是修禅的一个凭借和手段,在逐渐提高心智、超越自我的过程中,超越套路,消除套路,以无法为有法,以无招胜有招,从而实现转识成智的空明境界,升华八风吹不动的心地正果。武僧们通过习武来达到以武修禅的最终目的,虽然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参禅顿悟,但其实质是一样的,这种境地是少林功夫与参禅顿悟的完美融合。
释延保法师练功照
三、少林功夫的禅武合一
释永信法师说:“少林功夫的最高境界是不动心”。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曾为少林寺作偈曰:“大勇立雪人,断臂得心安,千年称第一,是禅不是拳。”“不立文字”一直是禅宗最大的特点,为的是摆脱佛经深奥难懂的高深教义,依靠的是修行者的慧根和觉悟。它不拘教义理论的框架,不受文字思想的束缚,反而更能使修行者超越自身,达到空明的境界。它倡导“契悟心性”、“见性成佛”等修性方法,强调通过意念、身心的调整,从而达到凝心、专注的修炼境界,以此来了无杂念,完善内心世界,益智修德,它没有明确的修行要求,不对修行者施加束缚。少林功夫亦是如此,它要求习武者超越武术套路和招式之外,浑然忘我,在习武的过程中摆脱一切杂念束缚,陶醉于习武的妙趣之中。少林功夫的习武过程实际上也是参禅的过程,禅是意、念、心;武是形、体、身,禅与武,武与禅,它们互为修炼。在佛教中,僧人修行的目的在于脱离痛苦,求的解脱,实现生命觉醒的大智大慧。所以,本着这个目的和信仰的僧人去从事日常活动时,日常活动就已经不再是一种简单地身体活动,而是一种为实现生命觉醒的修行。
少林功夫作为少林寺僧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自然而然被纳入到为信仰而修行之中,此时的少林功夫不是技击格斗的身体运动,而是实现僧人解脱苦海、直入涅槃的工具。《礼记·中庸》讲“率性之谓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少林功夫的禅武合一其实是告诉我们一个生命解脱的重要法门。这个法门是禅本无法,武本无法,方便有法,有法也空;一法不立,无法不容,法法平等,心不住法;执着己身,一无是处,离开己身,无物可求。《金刚经》云:“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少林功夫的禅武境界就要在红尘应事中妙化“四无相”:“无我相者,就是有忘我之精神,能做到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全然不动于心;无人相者,就是视对手如幻相,无论对手如何高大凶猛,或矮小猥琐,也要做到不惊不怖,不骄不傲,利之与害,胜之与负,难存我心;无众生相者,就是在大敌当前,即使围观者有百万之众,无论何人喧哗私语,说长道短,都能够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清静之心不受干扰,犹如旁若无人一般;无寿者相者,就是生死早已置之度外,做到生亦不欣,死亦不戚,生死不二,生死是一,或生或死,全不动心。”做到《金刚经》的“四无相”方能放下一切挂碍,此种境界反映在少林功夫的禅武境界上,即是“搬柴运米,无非佛法;锄禾种地,总是禅机”;行也禅,坐也禅,语默动静体安然,这也是对少林功夫“禅武不二”、“以禅为体,以武为用”、“体用不二”的禅武境界提供了最有力的诠释。
释延保法师坐禅图
释永信法师认为:“少林功夫是提升禅宗修行境界的有效途径,因为少林功夫是一个技术知识体系,其中隐含着一套严格的学习模式,所以很自然地被少林僧人转化为学佛修禅的程式。”因而,少林功夫的目标不再是寺外武术所追求的强身健体与养心益智,而是追求更高层次的超验心,以超脱世俗目标实现解脱痛苦,彰显般若智慧为终极追求。“以佛教禅修之思想原理来指导功夫训练,使功夫训练成为一种更为复杂、更具挑战性的禅修方式,从而实现其解脱生死、超越轮回、转识成智的终极目标。”
《楞严经》云:“但尽凡心,别无圣解。”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禅武合一还不是目的,只是个过程,合一之后,继续东流,归向大海,这叫做禅武同源、禅武同宗、禅武同体、禅武同修、禅武同用、禅武同观、禅武同归,这个大海在自己的心中,就是智慧之海、觉悟之海、佛性之海、解脱之海。毕竟,在少林寺,佛法的发展和弘扬是第一位的,而少林功夫是其弘扬光大的更好载体,通过这一载体,少林寺将其大乘佛法讲求的“自利利他”“救世度人”的精神发挥的淋滴尽致。
(作者系少林寺僧人,先后在多家报刊杂志、网络上发表多篇作品。)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