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5-11
缘 起
从烦恼的此岸,到觉悟的彼岸,虽说迷悟只在一念间,但这一念的背后,往往是滴水穿石的修行。
关于修行,诸佛菩萨“总结”出了六种好方法,也被称为“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菩萨六度万行,布施被放在第一个,第二个便是“持戒”了。
而在家人最常受的是“五戒”,五戒指的是哪些戒呢?具体的内容是怎样的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五戒之一“不杀生”
大乘以不杀戒为首,利生为事业,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普度九法界众生。
众生本来平等,杀一条性命,就是杀未来诸佛。
另外,梵网经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此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尔杀尔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
莲池大师于戒杀放生文中严厉告诫人们几种情况都不应该杀生,“生养不得杀生,死亡不得杀生,结婚不得杀生,祝寿不得杀生,宴客不得杀生,祭鬼神不得杀生。”今生长寿为何因?前世戒杀放生人。
《大方等大集经》云:“休息杀生获十种功德,何等为十?一者于诸众生得无所畏;二者于诸众生得大慈心;三者断恶习气;四者少诸病恼为事决断;五者得寿命长;六者为非人护持;七者寤寐安隐无诸恶梦;八者无诸怨仇;九者不畏恶道;十者身坏命终得生善道。诸仁者!是名休息杀生得十种功德。若能以此禁止杀生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人不久证无上智。”
五戒之二“不偷盗”
无论正报依报,万事万物,非已所有,皆不得故取。不但一针一草不能盗,同时应尽己所有,随力随能,有施众生。
如此持戒,生多功德,今生人见欢喜,将来荣华富贵。正如因果经云:“今生富贵为何因?皆由前世不盗布施人”。
梵网经第二盗戒云:“若佛子,自盗、教人盗、方便盗、呪盗、盗因、盗缘、盗法、盗业,乃至鬼神有主劫贼物,一切财物,一针一草,不得故盗,而菩萨应生佛性孝顺心,慈悲心,常助一切人生福生乐,而反更盗人财物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五戒之三“不邪淫”
欲要断除烦恼,了脱生死大事,必先淫戒清净,皎如冰雪。
不但色身上禁止行淫,就是心念中亦不起染污,这样持净戒,精气饱满,无病长命,肌肤润泽,相貌丰彩,冬不畏冷,夏不怕热,无论修那一种法门,念佛容易一心不乱,参禅即得开悟。
所谓:人生若能透得此一关,即是出尘的阿罗汉。少欲最安乐,知足大富贵,持戒恒端严,破戒常丑陋。
五戒之四“不妄语”
不妄语,就是不说谎话,有则言有,无便言无。金刚经云:“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所以说三世诸佛不打妄语,舌根能伸到发际。
阿弥陀经中六方诸佛,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意表信心,金口不虚,极乐弥陀,愿力宏深,吾人若能信愿念佛,决定往生。
古德云:“弥陀甚易念,极乐甚易生,诚者不诬。”
佛说若离妄语,有下列诸种利益:
一、口常清净,优钵花香;
二、为诸世间之所调伏;
三、发言成证,人天敬爱;
四、常以爱语安慰众生;
五、得胜意乐,三业清净;
六、言无误失;
七、发言尊重,人天奉行;
八、智慧殊胜,无能制服。
五戒之五“不饮酒”
戒律中的“酒”,包括一切麻醉性、可以导致思维紊乱、意识不清晰的麻醉物。
除了酒和一些麻醉物外,烟也会让人上瘾和沉溺,所以也属于“酒”的范围,酒戒里的这个“酒”,广义的酒不是狭义的酒,这点是值得大家重视的。
饮酒有许多过患,不仅对身体有影响,还会损害平日的德行修养,无论从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饮酒都对我们有诸多不利。
令我们恶业增长,善业损毁,最为严重的是伤身害命,特别是法身慧命。
从一般意义上讲,受了皈依的佛弟子,就确立了正式的佛教徒身份,皈依后一旦因缘成熟,则会希求受持五戒,进一步深入修持。
佛陀慈悲制定戒律,真意并不在于刻意束缚,而是为防范大众因无明而失去善念善行,从而损毁成佛道种。
在行为上以戒律为标准,在思想上以经论为标准,戒律的基本精神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希望大众谨遵佛训。
(来源:成都三圣寺)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