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攀缘,就是不主动和人打交道吗-金沙1005
不攀缘,就是不主动和人打交道吗
发布日期:2023-04-27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有一回,佛陀对弟子说:“要把自己的心照顾好,不要攀缘;心若不断攀缘,烦恼就难断。”一位富有的老者听了佛陀开示后,就把这句话放在心里,决心不再攀缘。他对守门人说:“若有乞丐来要东西,你都替我拒绝。从现在起,我再也不想跟众生结缘了。”不久,人们就议论纷纷。说这位老者在还没有信佛前,那么有爱心,常常帮助人;但是信佛后,心肠如铁,看到贫困的人一律拒于门外。“这真是佛陀的教法吗?”大家很疑惑。其他弟子听到后,就赶快请教佛陀:“佛陀!您的教法是不是要我们断绝外缘,不能跟众生攀缘?”佛陀说:“我所说的是要断除攀缘心――对人我是非的执着、对名利地位的不断追逐,这就叫做不断攀缘。有了不断攀缘的心,就会受六道轮回之苦。众生愚痴,听法时总是断章取义,执在一端,而生偏执。”这位佛弟子赶到老者家,告诉他:“你错了!佛陀的教法是要‘施而无所求,舍而无所求’;修学佛法最重要的是要守住无所求的心,不要执着。”老者听后,再次请教佛陀:“佛陀!难道我真的听错了?”佛陀说:“你不只听错,也做错了!要脱离六道轮回之苦,必要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之法。而在六度之中,又以布施为第一;你断绝了对穷人的帮助,是不对的。”“可是佛陀,您不是说不要跟众生攀缘吗?”老者问道。佛陀说:“我所说的是心不要攀缘――要以无所求之心去付出、去施舍,这才是真布施,若心有执着、挂碍,就叫做攀缘心。”随缘得自在,攀缘生烦恼。何为攀缘?我一定要这样,我一定要那样,这个“一定”,就是分别,就是执着,就是攀缘。人世间很多事物,你可以积极付出,但不能强求结局,以不刻意,不强求为妙。佛法中忌讳攀缘,攀缘乃世俗人之行为,容易造成弊端,妨碍“善”的提升,甚至无意中埋下“恶”的祸源。《楞严经》说一个人会起烦恼、造罪,只有一个理由,就是他起了攀缘心──真如不守自性,向外攀缘。那么,怎样息止攀缘心呢?《维摩诘经》云:“何为病本?所谓攀缘。如何断缘?谓心无所得。”白居易有句诗:“空花哪得兼求果,阳焰如何更觅鱼。”无论遇到怎样的事、怎样的人,不评论、不希冀、不去加工、不贴标签,低调的做好每一件事,真心去对待每一个人,清楚自己当下的每一个念头、每一个动作,自自然然,清清静静,就不会形成种种执性。心无所得,一心不乱,万邪就息止了,这是佛说的。缘来则惜,缘变则随,缘去莫攀,随遇而安,常发菩提。做到了,起而行之,就是菩萨行。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