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所说的“解脱戒”(随佛禅师)-金沙1005

佛教所说的“解脱戒”(随佛禅师)

发布日期:2021-02-07

字体大小:

◎随佛禅师

“解脱”的真正内涵

要了解“解脱戒”之前,必须先了解“解脱”的真正内涵。

佛教的解脱,是指解脱于两件事:解脱于当前的苦,以及解脱于“五阴”的系缚。

解脱于当前的苦,是指:解脱于此生当前的痛苦,让你现在活着就离苦!解脱于“五阴”的系缚,则是指解脱于生死轮回,断“五阴”的系缚,让你自知不受“有”,不再有“五阴”的系缚生。

“五阴”,又是如何系缚的呢?——因“贪爱”而有系缚,贪欲是“结”,五阴是“结”所系法。所以,要如何断系缚呢?——断贪,才能断“苦”的系缚以及“五阴”的系缚。

所谓的戒律,其目的是以解脱为本。因此,佛陀的戒律又称“解脱戒”,就是因为戒律能够帮助人们解脱于“苦”以及解脱于“五阴”系缚。

能够帮助佛弟子解脱于当前的“苦”与“五阴”系缚的教导,是“四圣谛”。因此,戒律的主轴必然也是“四圣谛”。

解脱戒的真精神是什么?

如果用譬喻来解释的话——若环境是阳光,那么四圣谛就是树,而树的影子即是解脱戒。

阳光一直不断在变化,就像环境的因缘不停地在变迁,不管阳光从哪里照到这棵树,所投下的影子,都是在不同光线下,依着树干的形状表现出来的。

这里的树代表着“四圣谛”,而四圣谛教导我们:无论在什么样的因缘环境下,都要导向于解决问题、开展人生、度越烦恼。因此,不管阳光从哪里照过来,你这棵树,都要是导向于解决问题、开展人生、度越烦恼。

然后,要怎么做呢?此时,阳光(因缘环境)照向大树(四圣谛),所投出来的影子——这,就是解脱戒。意思就是说:影子虽然没有固定,但所有的影子,都是在不同的因缘环境下,依着“四圣谛”的原则与做法,所表现出来的。

所以,戒律的真精神在哪里?戒律的真精神就是:依“四圣谛”的智慧与作为,在不同的因缘环境下,表现出解脱于苦、解脱于“五阴”系缚的作为。

这,就是解脱戒。

(来源:《华人原始佛法》)


热点资讯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