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3-05
常言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一个人年轻气盛时,往往对长辈的教诲不以为然。听多了甚至还心生抵触,就算“吃亏”也要试一试。但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越来越认识到“老人言”的道理。今天,我们一起体悟,“老人言”中蕴含的大智慧。
1、学好三年,学坏三天
这句话看似是教育孩子说的,其实对各个年龄段的人都适用。人性复杂,思绪万千。如果内心没有明确的方向,随着时代变迁、环境变化,一旦原有的“三观”动摇或崩塌,遇到一些境遇,便有可能守不住道德底线。
所以,做好人,不仅要有“善心”和“道德感”,更要有智慧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否则学坏太容易。
2、穷莫失志,富莫癫狂
世事变幻,人生无常。人们总说“得意忘形”,风光时容易自我膨胀、忘乎所以。其实,人失意也会忘形,一蹶不振,对未来失去信心。这样的人,往往是将成功建立在外在无常的物质、事业、权势上,一旦遇到重大变化,便没了“主心骨”。
真正成功的人生,应该是心性、人格的修养和提升。无论穷通祸福,不移初心、谦逊低调,并且勇于面对、接纳自己,不断突破自身的局限性。相比患得患失,这样的人生,更值得一过。
3、打空拳费力
说空话劳神“打空拳”“说空话”本身看上去轻松,但不起实际作用,只是自欺欺人。不仅浪费气力、时间,还耽误时机。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做人还是要踏踏实实践行。花拳绣腿,夸夸其谈,也许能唬住别人一时,但终究还要经得住时间考验才行。
4、谷要自长,人要自强
揠苗助长副作用重重,当一个人活在等、靠、要的心理状态中,无论周围人如何催促帮助,依旧难以独立。生活如此,修行亦然,应当“自强不息”。若不能自己振作起来,任凭谁来帮忙,也无济于事。
在人的一生中,我们看似有父母、亲朋陪伴,但无论降生还是离世,都只是独来独往而已。当自立自强,做生命的主人,对自己负起责来。
5、病好不谢医
下次无人医这句“老人言”,是说人要懂得感恩。恩田,是三大福田之一。懂得感恩,即使尚未付诸行动,福田亦在增长;感恩心淡漠,受人恩情却认为理所应当,福气终会耗尽,坎坷不易。
佛教倡导“知恩报恩”。知恩,往往比报恩更难。
感恩父母给生命,将我们抚养成人;感恩他人直接、间接地为我们的生存、生活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种种帮助;我们能够安居乐业,有赖于国家的和平安定,也离不开山川河流大自然的滋养。
感恩,就是治愈冷漠、对立、孤独、自私、傲慢的一剂好药。
6、木尺虽短,能量千丈
每个人的人生起点往往是不同的,存在着种种差异。与其抱怨命运不公、自怨自艾,不如接纳、面对现实,感恩庆幸已经拥有的,以积极的思维和正向的心态因上努力,果上随缘,不断进取提升。
生命的意义在于成长和蜕变,无论起点、境遇如何,都不要看轻、放弃自己,朝着阳光努力生长就好!
“老人言”听上去朴素,但经过时间的考验和淬炼。充满大道至简的智慧,虽不见得定要奉为真理,但值得我们用心聆听、体会。
(来源:上海玉佛禅寺)
热点资讯